2015年8月29日 星期六

市場,生存為王,談交易風險控管(一)

8/29/2015 11:00:00 下午 Posted by Unknown , No comments
【2015年8月29日】

今年八月來到尾聲,回顧這一個月的資本市場真可謂腥風血雨、草木皆兵,國際商品、金融市場像在搭雲霄飛車一樣,不是大跌就是大漲,動不動就是3%以上的漲跌水準,連平時盤整性很強的台灣股市,都幾乎天天上演大行情,天天創新低,天天跌破股民眼鏡!恐慌指數(VIX)一度飆破50點關卡,金融海嘯過後,這樣舉世恐慌的情景還真是第一次見到。

 
附圖 今年八月恐慌指數(VIX)一度衝破50點七年來新高 
資料來源: Investing

市場是否變得不理性了?還是市場正在預告不久的未來將有浩劫的發生?誰都說不準的,市場上有人高喊「海嘯要來了,能跑多遠就跑多遠吧!」,卻也有人高舉著危機入市的旗幟,開始大撿便宜。誰對誰錯?筆者只能提醒各位,市場上永遠不會有百分之百的正確答案,這也正是市場的迷人之處!我們能做的僅僅是保護好自己,或許我們有可能錯失一個大好機會,但只要我們仍然留得一座青山,下一次、下下一次機會來臨時,我們依然能夠重整旗鼓去參與盛況。近期總是聽到許多因為市場劇烈波動而造成的不幸事件,有人一夕虧掉數百萬、有人剎那間變得一無所有。也因此筆者特別有感而發,想藉此機會與各位朋友簡單分享我對於「風險」的認識與控管方法。
 在談論方法以前,我們必須先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探討自己對於進入市場的理念究竟是什麼?

投資?投機?賭博?

究竟我們是以怎麼樣的邏輯思維,將自己的資金投入金融市場呢?由市場前輩的著作和經驗談話中,加上筆者個人的觀察,大概可以將之分成三大層級-投資(投資家)、投機(投機者、賭徒)、賭博(賭客),很多市場新手非常喜歡稱呼自己的入市行為為「投資市場」,聽起來威風凜凜的,而且好像距離巴菲特只剩一步之遙,但行為模式卻比較像是假期到Las Vegas隨便賭個幾把的遊客一樣,妄想幸運女神對他的回眸一笑。以下為個人的理解,分別定義這三大市場行為模式: 

一、關於「投資」

相信這是大家最不陌生的名詞了。尋找具有價值或是創造價值能力的標的,將自己的時間、金錢投入其中,並期許該標的未來的成長讓自己投入的資源可以如期成長到值回票價的程度!
  • 價值投資好公司股票是一種投資。
  • 許定終生伴侶也是一種投資。
  • 孟母三遷其實也是一種投資。
投資是一種「信任」的表現,投資家通常可以經由長期努力的研究分析達成此等信任,因此投資的報酬/成本比率(或是報酬/風險比率,後續會針對此做說明)需要額外考慮到較高的時間成本,因此通常會比較高,可能會到數倍之多。有些市場不適合太長期的投資,原因可能是市場太過於淺碟,或是該市場沒有提供良好的公司成長環境。

二、關於「投機」

投機一詞在一般大眾的印象中可能不是那麼好,聽起來不務正業,總是在取巧,但投機與賭博最大的差異就在於,一個好的方法(或是策略)的存在與否。相信有人可以靠投機餬口、甚至致富嗎?有的,賭場中的職業賭徒就是在幹這一行,市場上的短線交易人、造市者(Market Maker)等也是靠這樣的Know-How生存著。
  • 買空賣空期貨契約是一種投機(契約本身不具有價值,但有價格)
  • 一周異國戀情也算是一種投機。
  • 順路搭個便車也可以算是一種投機。
投機是一種「游牧」的表現,只求過路不求久留,而這種路過會被期許著帶走一些什麼好處,但你想要如此做,就必須拿出點辦法,否則沒有多少人會笨到白白給你好處,所以投機講求「策略」、「戰術」,一直都有人以游牧為業,既然如此,以投機為業的人自然是不奇怪了。
投機的報酬/成本比率是多樣化的,視不同策略而定,投機客通常不因單次行動的失敗而挫折,他們容忍失敗,只要長期下來結果是好的,何樂而不為?

三、關於「賭博」

賭博簡單的說,就是把一切交給機率,如投擲硬幣,不是公、就是字,賭博通常只能當成娛樂,因為沒有人會願意站在吃虧的那一邊,所以主開局的莊家往往是吃盡玩家的豆腐,長期下來是極不可能靠著不利於自己的機率而獲勝的。
  • 簽一張50元樂透是賭博。
  • 聯誼抽車伴是一種賭博。
  • 讓路癡負責帶路某種程度也算是一種賭博。
這也能看出賭客與賭徒的差別,賭客在賭博,賭徒在投機,賭客只是剛好放假來賭場玩個幾天碰碰運氣,賭徒卻必須靠著一些經驗和手法,長期在賭桌上生存,所以賭客最好是見好就收,甚至必須賠夠了就停手,因為機會是不會站在一個觀光客凱子那邊的。
賭博的報酬/成本比,通常會是小於1的,也就是長期平均成本會大於平均報酬,因為機會和期望值不會站在你這邊,莊家不會是笨蛋。



經過以上的分析,正打算進入市場,或已經進入市場的你,認為自己最符合哪種行為模式呢?進入市場前你有沒有事先進行市場、產業、公司相關研究,而且做得比身邊那些不太常在市場上獲利的朋友還精確?若沒有,你還認為你是在投資嗎?你有沒有一套準則、策略、方法,並且經過實測證明行得通,幫助你在市場上殺進殺出呢?若沒有,你的行為和到澳門旅遊的賭客有何兩樣?何況賭客還能接受賭場的五星級招待,賭得還比較奢華些呢!
在市場上的行為模式為個人的選擇,另外,個性會讓你對某些特定的方法感到更加的習慣和安心,但若只是喜歡單純的賭機率,在機率不站在你那一邊的情況下,筆者都相當建議你要見好就收,見不好也要收。

談風險承受度和資金部位規模

最近有剛進入金融市場不久的朋友對我說過,他把每筆虧損的交易都當成繳學費,希望將來可以避開每一筆曾經發生過的虧損交易。這種說法能有兩種時空背景-做投資研究的時候,可能忽略掉某個重要環節而造成決策錯誤,這的確具有檢討的價值;而我那位朋友做的是投機交易(期貨),相較於投資交易,投機交易傾向的是機率的遊戲,若把每一筆虧損都當成錯誤的學習,則顯得過度逃避正視機率的存在,這往往會衍生出一個問題-「認為可以達到100%的勝率,而忽略了風險的管理。」,而就算是進行投資交易的高手,市場上也會不時的出現前所未見的盲點,筆者認為,市場上不存在100%的交投機會,也就是因為如此,我們更要關心風險。
談風險的第一個話題是「風險承受度」,你個性是保守還是積極?怎麼樣的虧損會讓你在交易上產生焦慮、晚上失眠甚至產生身心靈上的疾病?這可能是一個比率,也有可能是一個數值,在交易過程中若產生不快樂和過度的壓力承擔,健康和時間是賺多少錢都買不回來的,更甚者,筆者身邊的例子都顯示,心無餘裕的交易者通常無法獲利。沒有人喜歡發生虧損,尋找一個自己的「虧損密碼」,是正視風險的第一步,也是跨出投資()正軌的第一步。關於虧損密碼,將在後續舉出實例說明。
第二個話題是關於「資金規模」,大白鯊游過水面很難不引起一陣大漣漪,過大的部位進出同一種商品,也一定會引起較大的價格影響力,不過這個話題會牽涉到比較複雜的組合配置關係,加上本文主要針對的對象是部位較小的市場新手,這個話題也就暫不列入討論了。

本周就先談到此,下周將會針對風險控管的方法加以說明,並舉例幫助理解,期待下周見!

0 意見:

張貼留言